欢迎来到思路客小说网

思路客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王安石全集(全6册) > 道德经义说

底色 字色 字号

道德经义说(10/17)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佳兵者,坚甲利兵也。兵,凶器也,所以为不祥之器。前篇言之已详,万物无有不被其凶害者,故恶之。有道者以慈为心,故不处。兵者凶器,动则万物尚恶,故有道者必无处此。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夫战,非得已也。非得已,则虽胜犹不足以为善。胜而为善者,乐致人于死矣。此所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是也。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处左,上将军处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众多,以悲哀泣之,战胜则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

    道常无名矣。名者,强名之也。朴者,道之本而未散者也。小者,至微而不可见者也。朴未散,则虽小足以为物之君。朴散则为器,器,则虽圣人,足以为官长而已。故曰:“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名者,非道之本也。以其始有所制,则于是有名矣。《论语·尧曰》“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以其有所制也,故名随之。故曰:“始制而有名。”有名矣不止,则用有时而竭,身有时而殆,故尧老而舜摄也。故曰:“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上士闻道,厪而行之。故强行者有志。或志于名高,或志于厚利,非所谓志也。惟强行于道,斯可谓有志之士。

    失不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死而不亡者,无异于生。故曰:“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居,

    万物之资贷以生,则亦恃之而不辞矣。功成而不居,“巍巍乎其有成功,荡荡乎民无能名”是也。

    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知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大象者,道之喻。执其大,则为万物之所归向。吾能顺性命之理,受之而不逆,故往而不害。能安则能平,能平则能泰。善安然后至于平,平然后至于泰也。

    乐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夫五味之于口,五音之于耳,世皆沉溺而不知反者,以其悦之于口耳之间也。唯道之于口,则非味而常淡然耳。惟其不悦于味,而视道之无味;不悦于声,而视道之无声。则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而其用不可尽矣。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天下之人常为阴阳转徙,而不知反。故欲张者必歙,欲强者必弱。知雄之为动,而当守其雌。知白之为明,而当守其黑。故处之以歙,则天下之张皆归之,而不为彼之所歙。持之以弱,则天下之强皆归之,而不为彼之所弱。

    是谓微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 再见男团,我改行魔术大师 农门好日子:小福妞,发发发 万人迷拿了炮灰剧本后[快穿] 反派师兄不想入魔[穿书] 鬼君倾城:帝尊,别乱来 老婆是顶级Alpha,我该怎么办 侧妃乖软妩媚,一手茶艺上位 时轮,命轮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