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记(2/2)
,众宾饮一,示民有上下也。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故堂上观乎室,堂下观乎上。《诗》云:“礼仪卒度,笑语卒获。”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溜,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示远也。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偝也。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以此坊民,诸侯犹有薨而不葬者。
子云: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教民追孝也。未没丧,不称君,示民不争也。故《鲁春秋》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及其君卓。”以此坊民,子犹有弒其父者。
子云: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故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丧父三年,丧君三年,示民不疑也。父母在,不敢有其身,不敢私其财,示民有上下也。故天子四海之内无客礼,莫敢为主焉。故君适其臣,升自阼阶,即位于堂,示民不敢专其室也。父母在,馈献不及车马,示民不敢专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而贰其君。
子云: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无辞而行情则民争,故君子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易》曰:“不耕获,不灾畬,凶。”以此坊民,民犹贵禄而贱行。
子云:君子不尽利,以遗民。《诗》云:“彼有遗秉,此有不敛穧,伊寡妇之利。”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以此坊民,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
于物有所遗则为不尽利,于事有所遗则为不尽察,贵者之道也。
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以此坊民,民犹有自献其身。《诗》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子云: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以此坊民,《鲁春秋》犹去夫人之姓,曰吴其死,曰孟子卒。
子云:礼,非祭,男女不交爵。以此坊民,阳侯犹杀缪侯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
子云:寡妇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君子以辟远也。故朋友之交,主人不在,不有大故则不入其门。以此坊民,民犹以色厚于德。子云:好德如好色,诸侯不下渔色,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不亲,御妇人则进左手,姑、姊妹、女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寡妇不夜哭,妇人疾,问之,不问其疾。此坊民,民犹淫泆而乱于族。
子云: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恐事之违也。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