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13/18)
复子明辟”。荀卿曰:“以枝代王,而非越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顺也。”以《书》考之,周公位冢宰、正百工而已,未尝代王为辟,则何君臣易位、复辟之有哉?如《礼·明堂位》曰:“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天子负斧扆,南乡而立。”又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则是周公正天子之位以临万国。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
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其作周匹休。
姚成曰:“天休震动,使周有天下者,天之休也,故周公敬之而相宅,以配天休也。”
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言宅洛之事定矣,公当以予永远敬天之休,以成此休常吉之卜也。贞者,正也,必有正焉然后定。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
殷,盛也;如“五年再殷祭”之“殷”,非“夏殷”之“殷”也。周公既制礼作乐,而成王于新邑举盛礼之祀。凡典籍所无,而于义当祀者,咸次秩而祀之也。
予齐百工,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功,作元祀。’
记功,盖若“纪于太常,藏在盟府”之类。作元祀,盖若“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之类。
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
公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惟曰不享,惟事其爽侮。
事无爽侮,则君臣同得逸乐暇豫;若爽侮,则君臣同得忧勤,而有所不暇矣。王不能敬识享与不享,则事爽侮,而周公受其愁劳,乃惟成王赐我以不暇也。
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兹予其明农哉!彼裕我民,无远用戾。”
彼远者,以我民为裕,则无远用戾也。
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子夙夜毖祀。”
穆穆,天子之容。旁作,谓辅成王而作之,以成其穆穆之德,以迎太平,是以于文、武之勤教垂之后代者,皆率循之而不迷也。
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
“罔不若、时”,罔不若、罔不时,循道而不违,此“棐迪”之“若”;越时而不失,此“棐迪”之“时”。
王曰:“公!予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民,乱为四辅。”
事人之谓士,帅人之谓师,兴事造业之谓工。
王曰:“公定,予往已。公功肃将祗欢,公无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
周公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