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路客小说网

思路客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35章 税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35章 税(2/4)

还是比较认可的。

    因为刘荣清楚地知道:对于底层民众而言,什么是法定义务,真的很难让他们自己去判断。

    或者应该说,任何法定义务,在连续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因某某特殊原因而连续没有得到落实后,这三到五年当中的常态,就会成为民众认知中的‘新法定义务’。

    就好比这税、赋;

    每隔个十年八年,不减免税赋,恢复农税十五取一、口赋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的法定税率,老百姓才能反复回想起来:哦~

    对了;

    这才是正常的税、赋比率来着。

    可若是连续十五、二十年,乃至连续三十年,都维持农税减半、口赋取三分之一?

    那这三十年时间,很可能让新一代农民、百姓,从记事儿的年纪开始,就形成‘农税就该三十取一,口赋就该每人每年四十钱’的刻板印象。

    如此一来,等什么时候,长安朝堂出于客观需要,而恢复法定税率,就必然会引发他们的强烈不满。

    ——农税十五取一?

    特么农税直接翻倍是吧?!

    还让不让俺们这些老农活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警告!

    ——口赋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

    特么的,直接翻三倍!

    你老刘家,这是坐天下坐的太舒坦了是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太宗孝文皇帝在位的二十七年间,汉家的税、赋比率,都是极有规律的:每隔十年恢复一次法定税率。

    即:太宗十年、二十年,分别取农税十五其一、口赋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

    历史上的孝景皇帝在位十六年,也同样是在孝景八年左右,恢复了一次法定税率。

    其他时候,汉天子都是和今日的刘荣这般——不厌其烦的,每年‘议’一次,并每年颁下一份减免税赋诏;

    诏书内容,也是不厌其烦的反复强调:原定的税率本不是这样~

    十五取一的农税、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的口赋,才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

    怎奈当今仁慈,见不得天下人受苦,这才冒着百年之后,被太祖皇帝斥责‘不遵祖制’的风险,为天下人减免了税、赋~

    大家可要感恩啊~

    诸如此般。

    而今年的税、赋,相较于过往数十年——尤其是太宗、孝景皇帝这三十三年,都略有些不同。

    因为今年,是汉家在关中范围内,推行冬小麦种植的第五个年头。

    当年,为了顺利推动冬小麦种植,监国太子刘荣做主,为关中百姓所种植的冬小麦免去了全部农税。

    现当下,免税期满。

    针对冬小麦如何收税,成了长安朝堂在今年秋天,非解决不可的急务……

    “粟,农税按照旧例,取三十其一的农税;”

    “宿麦之税,诸公可有高见?”

    这一回,刘荣倒是没急着‘乾坤独断’,而是把难题丢给了朝公百官。

    ——冬小麦要不要收取农税?

    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粟、冬小麦的种植,实际上是不能完全无缝衔接的。

    就好比一户农人,于开春时节种下粟,于秋收时节收获;

    收获过后,抓紧再补种冬小麦,时间上虽然来得及,但非常赶。

    到了来年,冬小麦成熟得等到春夏之交,但粟却需要在开春时就种下。

    也就是说,等冬小麦长成、收割,粟早就过了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行者:传说之路 诸天降临者:漩涡鸣人参上 行者:传说之路 诸天降临者:漩涡鸣人参上 行者:传说之路 论怎样用神奇马甲“震惊& 行者:传说之路 诸天降临者:漩涡鸣人参上 行者:传说之路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