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第一枪(三)(1/3)
宇恒一成不愧是搞政治的老手。习惯于骑墙的他最终玩了个小花招。日军山东派遣军主力依然是青岛地区沒有开动。但是本庄繁师团却又奉命进驻平度。也就是离李卫东连队大约八十里的地方。这算什么。天知道。李卫东连队是10月23日夜秘密开入离新河镇不远的大王家村的。进村的时候李卫东就命令部队把村子给围了。这自然是引起了村子内居民的一阵恐慌。这年头。大兵围村可从來沒什么好事。
于是一阵敲锣打鼓。村子里面的男丁都纷纷拿着家伙跟着几个长者冲到了村口。好在平原上村落距离较远。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不然李卫东开枪杀人的心都有了。
“长官。不知道你们是哪位大帅的队伍。这张大帅的纳妾税我们可都是刚交了的。这么晚就请各位长官早些回去休息吧。”开口的是村里为首的一位长者。看起來还是有些年纪和见识的。满脸的皱纹说话也很是谦和。
李卫东点点头。摘下自己的军帽。指着上面的帽徽道:“我们的长官确实是姓张。不过不是坑害山东百姓的张宗昌。而是青年军第一师师长。山东临清人张自忠将军。老乡们。我们是南方來的青年军。这个帽子上的梅花徽就是我们青年军的标志。我们是來驱逐军阀。抵抗日寇的军队。是国民政府的军队。请老乡们不要害怕。”
停顿了一下。李卫东又说道:“这位长者。我叫李卫东。国民政府青年军第一师的军官。我们奉命到这里执行抗日任务。敢问这位长者尊姓大名。”
一听是南边來的军队。整个村子的人都不自觉的松了口气。虽然身在闭塞落后的农村。但是听南來北往的客商们提起过。说是南边的朝廷比北边的朝廷好。至少沒那么多苛捐杂税。生意好做。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同时村里也有被张宗昌抓去打仗的壮丁。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前些日子被俘虏后又被放回來。聊起外头的事情也说南边的军队规矩严。待人客气。不找老百姓的麻烦云云。
那长者十分淡然的回答道:“老朽姓王单名一个实字。字云甫。前朝的秀才。在这大王家村是王家的族长。贵军仁义之名早已传遍四海。只是不知道为何今夜要围住村子。”
李卫东戴上军帽行了个军礼道:“王老先生。实不相瞒。日寇在青岛登陆。马上就要打过來额。我奉命率部在此查探日军军情。今夜选择在贵村借住一宿。为了避免走漏消息。所以不得不围住村子。第一时间更新明日一早我们就离开。还往贵村能行个方便。另外我们不会白留宿的。我们会支付住宿费用和伙食费用。请不要拒绝。。。”
枪杆子出的不光是政权。还有强行进入别人加住宿的权力。这位叫王实的老人是很通世故的。所以最终李卫东他们被允许进村留宿。并且王实带头把自己的宅子让出一大半供李卫东他们住宿。很多士兵走了一天的路。在军官强迫下用热水勉强泡了泡脚之后倒头就呼呼大睡了。。。
原本想着就这么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继续出发寻找战机。不成想半夜这村子里又闹哄了起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深夜十二时到凌晨二时负责巡哨的九连三排一班。一班的副班长是个山东兵。名字取得不太好。叫郑关西。山东清河人。和师长是同乡。身材高大。脾气暴躁。他的名字來源很奇特。他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沒什么文化。当时儿子出生的时候。他正好在一个茶棚里听人说书。说的还是《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段。正好自己姓郑。于是儿子就叫郑关西了。估计也沒搞清楚郑关西是正派还是反派。郑关西和他的师座张自忠一样是在衡阳被俘虏后参加的青年军。不过因为脾气暴躁所以沒能被提升军官。但是因为作战勇敢最终被调入了第一师并成为士官。在三排也算是个人物了。平日连排长都不敢对他太苛责。唯一的好处是这人当兵还算老实。平日也不会多事。所以这个排过去的三任排长也很识趣的不去招惹这个刺头。
而且郑关西这个浓眉大眼的汉子身上还有山东人特有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