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章(2/8)
只少少出了几个银子,便收买的尤家邻居不时上门骚扰尤家姐妹,拉拉扯扯的确有,不过都是那些男子动手动脚。可是看到顾大爷派去的小厮眼里,人家会分辨吗将来尤二姐嫁进顾家,也不过是个二房,娘家又不给力,压不过正妻去。
顾大爷正好借此提出不娶尤二姐,那姐两个可不就慌了贾蓉心里膈应尤家姐妹,正好让尤家邻居给尤家姐妹出了个好主意,便有了今日宁国府门前的这一幕。
“人性之弱,莫过于此。”窦夫人看着还处于兴奋之中的两个少年,说的颇有些语重心长“所以你们日后行事,必要谨言慎行,知道自己所求所想。”
小哥俩应下,贾蔷笑嘻嘻道“太太放心吧,我们心里清楚着呢,求人便是求人的态度,使唤人有使唤人的法子。”
说的不就是那个尤三姐窦夫人对她从来没有什么好印象,现在说起来还是皱眉。贾蓉悄悄拉了拉贾蔷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再提扫兴的人。
贾蔷是个提头醒脑的,丝毫看不出自己说出的话让人不快似的,仍笑嘻嘻的问“怎么不见小姑姑”
窦夫人看了他一眼,觉得贾蓉比之在机变上还是差了些。也不欲与一个孩子为难,顺着贾蔷的话笑道“自从会走了,就不愿意在屋子里呆了,天天让她奶娘抱着去花园子。”
贾蓉听了就有些坐不住,没一会儿便拉着贾蔷去花园找贾瑗玩。窦夫人等他们两个走了,才跟孙和家的道“蔷哥儿是个有心计的。”难怪原著里贾珍那样的人,也要分房子分家产给他。
孙和家的听了想了一会儿才说“这一向奴婢也冷眼看了看,蔷哥儿虽然有心计,可是对蓉哥儿的话还是听的。”
“听不听话倒在其次。总得知道他想要什么,也得让他知道什么是他不该想的。”窦夫人可不想自己谋划了半天,还得在府里防着人。
孙和家的点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贾敬已经带着贾珍进来了,见只有窦夫人在,问了贾蓉与贾蔷两个的去处,脸上有些不高兴“天天只知玩乐,有这个时间不去读书,陪着个孩子胡闹算什么。你也太惯着他们了。”
窦夫人不理他的抱怨,只问贾珍“今日大朝会上,可有什么事”
贾珍刚才已经跟贾敬学了一遍,说起来条理很是清楚。大朝会上兵部有人奏,西北北戎人有异动,西宁王爷请增派能员。
窦夫人一听西宁郡王请派能员到西北,一下子乐了“义忠王府的人手,都让四皇子得去了好快的手脚。”
贾敬跟着点头“看来兵部上奏,也是有心人推动的。正好跟尤家人闹事连上了。”
窦夫人又问贾珍可有人推荐人选没有。这是自然会有的,冯唐的呼声还不低。窦夫人低头思量了一会儿,问贾敬“御史那里,老爷有能说得上话的人吧。”
贾敬便低头寻思起来,好一会儿才黯然道“认识倒是认识几个,只是都是站了队的。”要借用御史参奏皇子结党是个好办法,可是不管自己找到谁的头上,都会被那人及其背后的主子当成自己有投靠之意。
“竟没有一个不站队的”窦夫人没觉得贾敬说假话,只是单纯的有些感叹。
贾珍这时出声提醒道“太太,舅舅那里”
窦夫人经他提醒,才想起自己这一世是有娘家的人。这么多次红楼穿越,她几乎都是单枪匹马的过来,便是贾敏那一世有荣国府那么一个娘家,也是拖后腿不偿命的,所以她心里一直没有依靠娘家的想法。
说起原身的娘家,能把女儿嫁进宁国府,还是贾氏一族的宗妇,自然不是没名没姓之辈。贾珍的外祖曾官至左都御史,可惜去的早。窦都御史共有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