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1/8)
听窦夫人吩咐走为上计孙和家的给无为院里每天领菜蔬, 尤氏便知这是连悄悄贴补一份的后路都封死了, 只能寄希望于贾珍有办法。在窦夫人示意下站起身子,尤氏回起刚才贾母等人过来的事儿“老太太说了,小妹妹要随着姐妹们排行, 取名惜春。”
“嗤”窦夫人不屑的嗤笑一声“随姐妹排行, 她们倒是敢想。去告诉老爷跟贾珍,你妹妹取名贾瑗, 等洗三那日让贾珍开了宗祠上族谱。”
刚站起来没一会儿的尤氏, 又想给自己婆婆跪下了, 不说小妹妹的名字用不用西府老太太取的那个惜春, 只说这洗三当日上族谱, 便要压过贾家从前往后所有女孩去,她可真不敢应下西府大姑娘生在大年初一,老太太天天大造化不离口, 肯让自家这个小妹妹比下去
窦夫人看也不看尤氏一眼,身子又开始往下滑,很快便躺了一个舒服的姿势,才道“去吧, 传完了话今日不必再过来了。告诉贾珍, 他不开祠堂的话,老爷自会开。”
话说的太过自信, 尤氏不由想到常年在道观里修道的老爷,是在太太刚回府时跟着回来的,显见也是重视这个小妹妹的。是不是说, 开祠堂上族说这件事儿,并不是太太一个人的主意,而是两人早就商量好的。
贾珍也想到了这一层,对来跟自己商量的尤氏道“太太怎么说,你就怎么办就是。老爷非得让太太去道观生产,太太心里有气要发泄一下,咱们还能拦着”自己母亲面上温和,内里却有些刚性,贾珍从小到大不是没领教过。
“只是西府老太太那里”明日洗三,太太能躲在月房屋里不见西府老太太,自己却是要出面招待的,不同意用老太太给小妹妹起的名字的话,说不得也要自己说出来。尤氏想想都觉得自己太苦了,这些为难的活计都让自己摊上了。
贾珍却不以为意,也如窦夫人一样嗤笑后才道“西府爵位现在比咱们高,便总想着要压咱们一头,就连妹妹的名字都要做文章,难怪太太看不上。他们怕是忘记了,咱们府里才是嫡枝。”
想想自己现在干的大事,一旦成功别说什么爵位,便是成了皇亲国戚也指日可待,贾珍很是志得意满“等着蓉儿成了亲,那府就得求着咱们,别说一个女孩名字,便是让他们府里的哥儿把名字都随了妹妹,他们也千肯万肯。”
一直观察着尤氏的窦夫人,听到贾珍的话不由皱眉,这货是哪儿来的自信,还想让人家的哥儿从了贾瑗,好象他自己不是从玉字排行一样。
不过贾珍有一句话说的对,贾氏宗族,宁国府才是嫡枝。只不过因为初代宁荣两公一母同胞,又是生死场上相互扶持活下来的,当年同时封为国公,两府自是亲近无分彼此。
倒是随着初代两位国公爷仙去,两府渐渐分出高下来贾代化是正常袭爵,只得了个子爵。贾代善却因救驾之功,原爵袭了国公,整整比贾代化高了三个等级,两府之间的天平,从那时便有些偏到荣国府去了。
这也是贾代化一心督促贾敬读书的原因贾代化与贾代善眼光都不算差,明白能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两人知道随着开国日久,文臣总比武将更有作为。加上贾敷之死,更让贾代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贾敬身上,对他的要求很高,窦夫人这个儿媳妇人选,也是贾代化千挑万选,才替贾敬定下的书香人家的嫡女。
可是贾代化没想到的是,贾敬倒是顺应着他的心愿将书读成中了进士,却没能如愿的挑起贾氏宗族的大梁这货读书读左了,除了读书外人故很是不通,担当更是一点儿没有,自己官儿做的不顺,儿子走歪路除了狠打也没有别的办法,最后干脆一走了,扔下宁国府的一摊子不管了。
然后便是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