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1/8)
却说贾珠向贾敏说起自家发现了不利子嗣之物, 这个锅,被他直接扣到皇家头上贾珠若是直接告诉贾敏那些东西都是王夫人特意给她准备下的, 就算是林如海想留下贾珠, 贾敏也要拿着扫把将他赶出去。所以要让皇家做这个背锅侠。贾敏听了惊出一身冷汗, 等贾珠走后便请林如海到后宅,将贾珠说的话向林如海学了一遍。林如海马上便接受了贾珠的理由刚才他与贾珠交谈的时候,就怀疑过贾珠内心再煎熬, 也不该年纪轻轻就灯枯油尽, 现在就说得通了。
皇家,根本就不愿意看到那些开国的老臣子嗣繁茂
好笑不,一点儿也不好笑这天下最不讲理的就是皇家, 最是可以同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人都出在他们家。那些开国老臣, 都是跟着太祖爷打天下的人物,跟他老人家是同患难过。他们的后代,因其祖上的荣光, 要继续跟现在的皇家人同享富贵。
皇家自己人还争得不亦乐乎呢, 勋贵之家生的孩子越多,跟他们分享富贵的不就越多吗所以让这些勋贵人家少生甚至不生的事儿,皇家不是做不出来的。
想到这里林如海悚然一惊, 自己家也是四代列侯, 到自己这一代虽然是科举出身, 可是根子上也算得上勋贵。自己年近半百才得了一个樘哥儿,还是身子弱得风吹就要去的,真的是巧合吗
林如海眼里闪过一丝狠厉, 最好是巧合,要不然他这个做臣子的,真不知道自己为了保全自己的子嗣,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儿呢。
完全不知道林如海被自己刺激的半黑化,贾珠自觉已经在林府安顿下来,便往京中写了一封信,只有一封,大家凑一起看还能增进感情不是。
接下来的日子,贾珠便跟着林如海每日上衙,跟他一起见人,看他与扬州乃至整个江南省的官员们、盐商们斗智斗勇。要说林如海为官是真有两把刷子,他在江南巡盐,等于是从盐商与当地官员口内夺食,京中还有皇子们虎视眈眈,可是人家愣是做出了游刃有余的感觉。
甄家如今在江南势大,官场之人绝大多数都由甄家出面,拉到了四皇子阵营,就这林如海还能在层层阻碍之下,将盐税保持至每年略有上升的水平,不得不说这智商是足够用了。
贾珠在旁边看的即佩服又有些心酸,这样的能臣,已然被皇帝做了弃子,架到火上去烤不说,最后连自己的一丝血脉都没保住,说出去怕是没人会相信。
贾珠觉得,自己既然来了扬州,想要多收集物资,那就从盐开始好了,这东西末世很是需要,就算不能直接利用,也就是多进行几次置换反应的事。不过想要收集盐,就得增大盐的产量,不然这个盐产量极低的时代,他这边把盐都收集走了,百姓们都要变成白毛女了。
为了让晒盐法出现的名正言顺,贾珠不得不悄悄寻到了一个做伪高手,历时两个月完成一本“虫吃鼠咬”残破不全的古书,在这本古书上,赫然有晒盐的法子。
“如获至宝”的贾珠,将这书献到林如海面前“姑父,这法子若能成的话,盐价必能大跌,也就不用再担心私盐了。而盐产上去,盐税也能随之增加,不会因为盐价下跌导致税银减少太多。”
林如海将那书翻来覆去看了又看,摇头道“有些记载已经被虫鼠嗑食了,还要试过才知是否可行。”
贾珠本来对晒盐也只有大致了解,所以做这本“古书”的时候才会出现虫吃鼠咬的现象。现在听林如海说要试验,自是主动请缨,要带着人去试验将煎煮取盐改成晒盐。
林如海却没有第一时间同意贾珠去马上试验,而是先写了一封密折上报给皇帝。贾珠这才发现,自己官场经验有欠缺不是所有利民之中都利国,是不是利国,家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