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阿荷番外结局(3/7)
次日一早,阿荷就不学蹴鞠了,带着十几个陪自己蹴鞠的姑娘们,连作带玩儿的,就造出了一百多双棉鞋,还衲出了一百多件棉衣来。
其中一半给了廊下家那些孤苦无依,病痛缠身的老太监们,剩下的,阿荷命如意带到宫外,施舍给了街面上那些无家可归,乞讨的乞丐们。
籍此,阿荷就发现,皇家的各类库里,有着各地源源贡来,堆积如山的好东西。
比如说,当季的各类河鲜海鲜,一送来,就堆在库中,宫中诸人又能吃得多少
很快霉了坏了,于是全扔了,再接纳新的进来。
陈年的绸缎,棉花,被虫蛀了,霉了,于是扔出去,横竖会有新的进来。
阿荷仿如发现了宝库一般,便变着法子的,替皇家开始散财了。
她会变着花样的要东西,也会变着花样的散财,而整个宫廷之中所有生活着的人们,无论主仆,大约皆有惠及。
“也不知道宫外下起雪来,是否也如咱们宫里一般呢”白发宫女摸着阿荷的手,望着夜空里的明月,笑着说道。
阿荷蓦然想起,朱玄林当时曾说过,只要高丽王世子的事情了了,他就会建处孤独园,把这些老人全迁过去。
再回到慈庆殿,阿荷便有点儿淡淡的忧伤。
当然,她也是头一回体会到,朱玄林的死对于皇宫,对于整个大明带来的莫大的影响与巨创。
这一夜,才是阿荷入宫之后,头一回体会到孤单。
她一个人在床上闷了许久,终于还是爬了起来,一个人悄悄溜出慈庆宫,便往东华门而去了。
这地方,是宫城的主要出入口,一直以来,由羽林卫来守,今夜当值的,是她大哥陈濯缨。
俩人在宫门内的小隔间里坐了,陈濯缨拿来了他们上夜时吃的各种点心,又给阿荷找来一床极为暖和的狼皮褥子,将她围拥的跟个胖娃娃似的,便开始替她炖茶。
他是秦州人,秦州人的老习惯,每要熬夜,必得炖着浓浓的苦茶以提神。
陈濯缨站在炉子前搓着自己的双手,搓热了便伸过来,于阿荷冻的冷梆梆的面颊上暖着“莫操心,爹都说了,等过了这个年,只要年一罢,他们就集体上疏,恳请皇上把你放出去。”
阿荷倒也没觉得宫里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她反而是有些遗憾“你每每都是陪着太子的,怎的这一回没跟着他一起出去”
陈濯缨愣了愣,忽而拍了把脑袋“瞧我这记性。原本我该要陪着他一起去的,但他抵死不让,而且,他还给了我个狼伉大物,必得要我交给你,这不他一薨,国都乱了,我竟给忘了。”
命人去取,未几,东西就送来了。
果真是个狼伉大物,阿荷扎的大风筝,是个身高与男子等齐的唐和尚,眉眼肖肖,仿似朱玄林一般,亦是闭眼垂目。
老陈家的丹青妙手没有传到阿荷这儿,她没什么绘画的底子,向来不过马马虎虎,唯独这风筝,绘的那叫一个传神,恰是她逗了一夜,朱玄林垂眼善眉,勾唇而笑的样子。
“他说,这东西是是自己要送给你的,上一回他那个样子,不好给你。”
阿荷瞧着架大风筝,不敢相信。
“本宫此生只娶一人,不纳嫔妾,不设妃位,所以没有你说的那些东西。”
“她不喜欢宫廷生活,大约也也不喜欢本宫。”
“她比本宫小了很多,小孩子们总是总是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说,朱玄林所说的那个心上人,就是她吧。
这可真是,小的时候因为那么个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