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太子告状(4/5)
他却不忍心不领情。他得承认,比起土生土长的太子,他对这个时代特有的某些东西,认知的并不够深。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和德嫔住同一条船的宜妃就看见,四阿哥日日不落地来给德嫔请安,一早一晚,绝不间断。
但德嫔却每一次都避而不见,仿佛不知道自己儿子来请安了。
如此反常的情况,宜妃自然就留了心,在一次伴驾的时候,假装不经意地说给了康熙听。
当时康熙是没说什么,但宜妃一走,他就叫人传了太子来,询问起了胤禛的近况。
太子心中一动,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四弟最近因着德娘娘的事,心情一直不大好。儿臣虽然每每安抚他,但大约是母子天性,血浓于水,别人的安慰又怎么能济事”
康熙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小四是个孝顺的孩子。”
太子便接口道“都是佟娘娘教得好。”
反正和德嫔无关。
这话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意愿了。
汉人家的庶子,若是有出息,那就是正妻教养得好;若是不学好,那就是小妾不会生,从根上就坏了。
但那都是汉人的规矩,在满人权贵里却说不通。
满人的妻妾地位其实相差的并不大,也就是顺治、康熙两朝天子都重视汉学,坚持从上而下地立规矩,才让各府的正福晋稍稍缓一口气,不用担心哪一天突然就被侧福晋取而代之了。
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是那么好破的。
就算是现在,好些公候上折子替自己的庶子请封世子,哪怕他们家里嫡子尚在,康熙也不能不准。
说到底,还是八旗旗主手里的权力太大,康熙若是坚决要求他们请立嫡子,无疑就是在插手各府的继承人事务,很容易引起各旗主的警惕甚至反弹。
这些事情,只能用水磨功夫,慢慢改变。雷霆手段,是行不通的。
但太子明晃晃地表达了对德嫔的蔑视,康熙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只因太子的教育是他一手经办的,从小就深受汉人文化的熏陶,嫡庶君臣那一套对他影响极深。
这也是康熙希望看到的,因为他坚信,在他有生之年,一定会把八旗旗主的权力削去大半。等到来日太子登基,那些旗主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
康熙道“既然小四心里不好受,明日午间,大船靠岸补给的时候,朕就带着你们到岸上去转转。”
太子眼睛一亮,急忙谢恩,“多谢汗阿玛儿臣这就去告诉四弟。”
他得把这事给砸实了,省得让四弟空欢喜一场。
眼见太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到门口,一转身就没了踪影,康熙摇头失笑,“多大的人了,还是这么莽莽撞撞的。”
今日近身当值的魏珠赔笑道“这是太子爷疼弟弟呢。天家兄弟如此和睦,真是天下百姓之福。”
康熙嘴角的笑容遮都遮不住,无不骄傲地说“保成自小就友爱兄弟,不但对底下的弟弟好,对上面的哥哥也一向尊重忍让。”
在名为“爱子”的滤镜下,康熙下意识就把从前太子总是和大阿哥争胜的事给忘了,只记得近些日子太子对大阿哥的忍让和对大阿哥挑恤的毫不计较。
只是,太子的储君风范,却把大阿哥衬得小肚鸡肠,不懂规矩,不知敬畏储君。
康熙想到了太子,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大阿哥,然后脸色就落了下来,沉声道“保清若是有保成一半的气度,朕也就不用操心啦”
由此可见,太子以前爱和大阿哥争锋的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