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加封太傅(2/5)
手段特意瞒着道维,他也不至于现在才收到消息。虽然能理解大将军的目的,但难免郁闷。最让道维无法接受的,是皇帝一登基,便册封他为三公之一的太傅,掌礼法,身居高位,有实权。
道维立马从手握兵权的大将军升级成了脚踩文武两道的通天人物,风头一时无两,各方人马前来道贺,以至道维烦不胜烦。
道维无奈,旁人也很无奈。现在朝中还有谁不知道陛下这些年便是在周大人膝下长大的呢
说句大逆不道的,陛下喊了周大人十六年爹,如今封周大人一个太傅真不为过,何况周大人将陛下教养的如此优秀,太上皇膝下诸多皇子公主没人能与陛下相比。
人周大人前十六年虽无太傅之名,但行了太傅之实,功劳大着呢
当然最主要的是明眼人都能瞧出来,与住在行宫整日不歇停的太上皇相比,陛下明显待周大人更亲近。
陛下归京一年有余,虽甚少在公开场合提及周大人,然每每言及,寥寥数语,言语间的亲昵态度叫人无法忽视,陛下对周大人的孺慕几乎成了朝野皆知之事。
又听闻周大人年近不惑,身边并无一儿半女,是真将陛下当亲生儿子在养,确实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与牺牲,这点谁都抹除不了。
这时候陛下想表现他们父子间的感情,没人会不识趣的跳出来反对徒惹陛下不快。
所以道维这官儿升的,除了他自个儿不乐意外,其他人都乐见其成。
偏他还不能拆儿子的台,配合着儿子上演一出又一出父子情深的戏码,赏赐接了一茬又一茬,要不是道维身后没有一儿半女,朝臣都要怀疑长此以往,陛下又要养出一个周半朝了
戏演了,赏赐接了,人也写信骂了,还得给那臭小子想办法善后。
话又说回来,太上皇当初逼他爹永景帝的宫,如今他养出来的好大儿又逼了太上皇的宫,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此番事故写进史书,绝无好话。
肉眼可见,经过这两遭,将来陛下的儿子们自觉翅膀硬了,看老爹不顺眼了,心里第一个想法,绝不是忍耐,静待时机,而是效仿父亲和祖父,直接联合文武大臣,将龙椅上的人赶下皇位,取而代之。
且理直气壮,毫不心虚。
若到时有人反对,道维都能想到,那些小子们一个个鼻孔朝天,叉腰的反驳“我学我爹,我学我爷爷,有本事找他们理论去”
所以为了避免将来发生这样的人间惨剧,道维还得未雨绸缪,给他的好大儿提前做点准备。
因此打从这天起,照西军中最精锐的一千人彻底消失在人前,连同他们的家人一起,一夜之间人去楼空,谁也不知晓他们的踪迹。
与此同时,刚登上皇位的陛下手里拥有了一支此前他眼馋许久,他爹却不曾交予他,他还曾放言要凭本事拿下他们首领一职的秘密护卫军。
这支军队自今日起只衷心于陛下一人,为陛下安危赴汤蹈火。
陛下接见了新鲜出炉的护卫军首领后,乐的嘴巴咧到耳根子上了,一个人喃喃自语“爹终究还是疼我的这才哄了大半年,这就哄好了嘿”
随即提笔给远在归临城的爹书信一封表示感谢,并第无数次邀请他爹别老宅在归临城,如今天下承平,有空带着爷爷奶奶一块儿上京城来玩儿。
要是能顺便让他爹帮忙处理一下繁杂的政务,将他从案牍之中解救出来便更美了。
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道维收到信的时候直哼哼,“也不知瞎高兴个什么劲儿,我只说了护卫军如今只衷心于你,等你百年,可是要收回来,继续他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