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八大都护府(3/3)
为了加强对唐协军的思想控制,朝廷还在军队中设立了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在这里,儒家经典的诵读声、大唐历史的讲述声日复一日地响起。
教官们向唐协军将士传播大唐的文化和价值观,教导他们忠君爱国、礼义廉耻。
希望通过文化的熏陶,让他们真正融入大唐,成为守护帝国边疆的忠诚卫士。
在这个过程中,困难和阻力如影随形。
一些蛮夷百姓对大唐的管理制度极为不适应。他们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大唐严格的户籍制度、
税收制度以及各种法律法规感到无所适从。矛盾和冲突时常发生,有的百姓拒绝缴纳赋税,有的甚至与官府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局面一度陷入混乱。
唐协军中,也有一些人对大唐的忠诚产生了动摇。
他们虽然享受着大唐给予的优厚待遇,但内心深处对故土和部落的情感依然深厚。
当看到自己的同胞因与大唐官府的矛盾而受苦时,心中难免会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
甚至有个别将领暗中煽动士兵,企图脱离大唐的控制。
面对这些问题,李治并没有放弃。他不断调整政策,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安抚蛮夷百姓,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大唐政策的初衷和好处。
对于唐协军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朝廷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手段。
一方面对那些忠诚可靠的将领和士兵给予更多的赏赐和信任,另一方面对煽动叛乱的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另外,对于中东这片土地,李治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设立八个都护府,分别调兵镇守。
每个都护府都以不同的方向命名,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形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暂时掌控了这一片庞大的土地。
都护府的设立,不仅加强了大唐对中东地区的军事控制,也为当地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