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路客小说网

思路客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王安石全集(全6册) > 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 杂著

底色 字色 字号

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一 杂著(5/5)

则曰“本纪”,公侯传国则曰“世家”,公卿特起则曰“列传”,此其例也。其列孔子为世家,奚其进退无所据耶?孔子,旅人也。栖栖衰季之世,无尺土之柄,此列之以传宜矣,曷为世家哉?岂以仲尼躬将圣之资,其教化之盛,舄奕万世,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非极挚之论也。夫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世其家哉?处之世家,仲尼之道不从而大;置之列传,仲尼之道不从而小。而迁也自乱其例,所谓多所抵牾者也。

    书洪范传后

    王某曰:古之学者,虽问以口,而其传以心;虽听以耳,而其受以意。故为师者不烦,而学者有得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夫孔子岂敢爱其道,骜天下之学者,而不使其蚤有知乎?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已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孔子没,道日以衰熄,浸淫至于汉,而传注之家作。为师则有讲而无应,为弟子则有读而无问,非不欲问也,以经之意为尽于此矣,吾可无问而得也。岂特无问,又将无思,非不欲思也,以经之意为尽于此矣,吾可以无思而得也。夫如此,使其传注者皆已善矣,固足以善学者之口耳,不足善其心,况其有不善乎?宜其历年以千数,而圣人之经卒于不明,而学者莫能资其言以施于世也。

    予悲夫《洪范》者,武王之所以虚心而问,与箕子之所以悉意而言,为传注者汨之,以至于今冥冥也。于是为作《传》以通其意。呜呼!学者不知古之所以教,而蔽于传注之学也久矣。当其时,欲其思之深、问之切而后复焉,则吾将孰待而言邪?孔子曰:“予欲无言。”然未尝无言也。其言也,盖有不得已焉。孟子则天下固以为好辩,盖邪说暴行作,而孔子之道几于熄焉,孟子者不如是,不足与有明也。故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夫予岂乐反古之所以教,而重为此譊譊哉?其亦不得已焉者也。

    题张忠定书

    忠定公没久矣,士大夫至今称之,岂不以刚毅正直有劳于世如公者少欤?先公年十七,以文见公,实见称赏。遂易字舜良,时在升州也。窃观遗迹,不胜感恻之至。

    题燕华仙传

    燕华仙事异矣,黄君所为传,亦辩丽可憙。十方世界,皆智所幻,推智无方,幻亦无穷。必有合焉,乃与为类。则王夫人之遇,岂偶然哉!

    书金刚经义赠吴珪

    惟佛世尊,具正等觉,于十方剎,见无边身,于一寻身,说无量义。然旁行之所载,累译之所通,理穷于不可得,性尽于无所住。金刚般若波罗蜜为最上乘者,如斯而已矣。

    与妙应大师说

    妙应大师智缘,诊父之脉,而知子之祸福,翰林王承旨疑其古之无有。缘曰:“昔秦医和诊晋侯之脉,而知良臣必死。良臣之死,乃见于晋侯之脉。诊父而知子,又何足怪哉?”熙宁庚戌十二月十九日,某书。

    题旁诗仲子正字。

    旁近有诗云:“杜家园上好花时,尚有梅花三两枝。日莫欲归岩下宿,为贪香雪故来迟。”俞秀老一见,称赏不已,云绝似唐人。旁喜作诗,如此诗甚工也。</div>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 再见男团,我改行魔术大师 农门好日子:小福妞,发发发 万人迷拿了炮灰剧本后[快穿] 反派师兄不想入魔[穿书] 鬼君倾城:帝尊,别乱来 老婆是顶级Alpha,我该怎么办 侧妃乖软妩媚,一手茶艺上位 时轮,命轮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