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朕呐,又要搞事情啦(2/4)
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二者孰优孰劣——哪个能用、哪个不能用,哪个能重用,哪个能凑合用,自也就一目了然了。
事实上,这也同样是黄老学日渐落寞,逐渐退出汉室权利决策核心的又一重要因素。
——黄老学的做派,和那些什么事儿都不想管,恨不得一辈子都不会有问题需要自己解决,最好就这么碌碌无为混到退休的庸人、庸官,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两样。
哪怕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哪怕黄老无为后面,紧跟着就是一句‘必要时无所不为’;
但黄老无为四个字的存在,也无疑还是为那些不作为、不愿作为、不敢作为的庸官,提供了绝佳的保护色。
什么?
你说我不做事儿?
你懂个屁!
本官这是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哪凉快儿哪待着切!
懂什么叫执政学派吗你?
很显然,刘荣并不喜欢——甚至非常讨厌这种现状。
无论庸人还是贤能,都在比着谁更悠闲、谁贯彻‘无为而治’更彻底?
特么活儿都留给朕来干是吧?!
那朕要你们有什么用?
天下百姓民,每年上缴数百上千万石的粮食,就为了供养这么些个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老道?
不好意思——天子荣在位期间,汉家不允许存在编制内的道士。
要么老老实实干活,然后踏踏实实拿俸禄养家糊口。
要么滚去梦里的深山老林,炼丹也好、修仙也罢,没人管你。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荣终是停下脚步,在长阶大约中部偏下位置的一处平台驻足。
随着刘荣的身影逐渐靠近,并愈发清晰地出现在应考士子视线范围内,考场的氛围,也莫名庄重了起来。
——刘荣,这俨然是一副‘亲自监考’的架势。
随着刘荣落座,早早备好的三轮科举试卷,也随之次序发放到考生手中。
却是无人知晓;
哪怕汲黯这样的近臣、丞相刘舍这样的重臣,都没有哪怕一人知道:在刘荣心里,三轮科举,其实已经结束了。
本次科举最耀眼的三十号人,已经被刘荣一纸‘惩罚无故退考士子’的诏书,给顺利甄别的出来。
剩下的,不过是看看那千把号庸才当中,能有多少人具备被‘凑合用’的资格。
至于那杰出的三十位?
——试卷才刚发下去,考生们连个人信息都还没填完,这三十来号人的名字,就已经被刘荣记录下来,并初步拟定为本次科举的‘甲榜’了。
还是那句话。
本次科举的第三轮,应考人数实在是太少;
为了最大可能提高通过率,刘荣几乎是最大限度压低了考题难度。
虽然依旧算不上‘闭着眼睛都能通过’,但至少对那些有心思忧国忧民,而非关心自己能否通过的杰出者而言,完成这么一张考卷,根本就不在话下。
事实上,于四天前刚结束的二轮科举,这三十来号人的成绩,也基本都在前五十名内。
——二轮科举六千多人应考,通过者足足1378人!
能在这么多人里排进前五十,已经足以说明这三十来号人的学术水平了。
至于那三两个跌出前五十的意外,刘荣也无心去修补这个小小的bug。
笔试成绩,不过是一个附加项而已。
至少本次科举的第三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