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军校内的学阀(1/2)
其实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本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几个负责改革的人刚好就是精英、精法。因为和英法的主流军事思想不同,卡尔大公的军事学说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得到认可。即便是散兵线取得了再大的成功,还是在固执地追求队列。
哪怕是此时奥地利帝国军队已经列装了杠杆式步枪这样的大杀器,最基本的依然是线列战术。
如果到此为止,那弗兰茨只会说这些人是不知变通的庸人。
但除此之外,这些精英、精法份子教授的可不只是英法的战术理念,还有英法的思想和行为作风。
当然如果他们只是完全照搬照抄,就像日本人海军学习英国海军一样问题还不大。
然而现实是这些人学习的是他们理想中的英法,最直接体现是奥地利的军校生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人权宣言》和《战场礼仪》,以及如何成为一名绅士。
当阿尔布雷希特愤怒地将这些资料堆在弗兰茨的办公桌上的时候,弗兰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开始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去上军校了,否则一定不会让这么离谱的事情发生。
最关键的是那本所谓的《战场礼仪》在英国是找不到的,完全是这帮人根据英法战争和一些传言逆向推导出来的。
“这些家伙混进来的?之前几次军事改革都没动得了这群人吗?”
弗兰茨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弗兰茨,我知道你一直在打压权威主义。很多学阀都因此而败亡,但你所不知道的是军校中一样有学阀。
他们比外面的学阀更难对付更隐蔽也更具权威。”
阿尔布雷希特十分愤怒地说道,他实在没想到奥地利帝国的军校系统会烂到这个程度。
不过弗兰茨倒是松了口气,他还在想为什么历史上奥地利的陆军指挥系统会和其他国家形成断代的差距,甚至被后期当成笑话的俄国人单方面吊打。
能找到问题就是好事,总比找不出问题强。
“你打算怎么做?”
“这些家伙肯定不能再用,他们的危害太大了!”
弗兰茨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个想法,与其留着这群家伙继续荼毒奥地利帝国的军队,倒不如壮士断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把他们全部降职为助教和副官如何?现在就算想把他们全派出去也没有那么多职位。
而且这些人负责军校的工作在教学方面还是有经验的。”
“可陛下,您打算让谁来接替他们呢?”
这是困扰阿尔布雷希特最大的问题,因为这刀可是砍在了大动脉上,稍有不慎有可能甚至导致奥地利的整个军事教育体系崩溃。
其实在弗兰茨看来,奥地利帝国的军事教育体系已经崩溃了,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这群人根本就不堪大用。
既然已经到了谷底,那么无论怎么走都是向上。
不听话的刀子,越锋利反而越危险。
“很简单,让老将军们都回来。”
弗兰茨早就想这么做了,奥地利帝国军方的高层太老了。
弗兰茨不否认这些老将都对哈布斯堡王朝忠心耿耿,也不怀疑他们的能力,不管怎么说他们确实是历史上镇压1848年叛乱的主力。
但这些人太老了,老到几乎不可能再撑到下一次战争。
一群七八十岁,甚至八九十岁的老头子跟着大军风餐露宿,弗兰茨实在不敢想象,万一这些老家伙突然出点情况,那他们所率领的军队会乱成什么样子。
“老家伙们该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