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粉饰太平/掀桌子(2/4)
是会两句外语而已,皇帝陛下学究天人,未卜先知,指导、点拨各领域专家也不在话下,更是能跨马扬刀,领军作战。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弗兰茨更想要永乐大典的抄本,而不是这些被阉割过的杂书。
在此前奥地利帝国只在日本列岛有生意,不过为了赶上太平天国这班车,还是要动些心思的。
不过此时最让弗兰茨烦心的是苏伊士运河,弗兰茨本以为这一次拥有足够的资金,优秀的设计,他又亲自下场弄死了默罕默德·阿里那个老赖。
然而很不幸,又一年过去了苏伊士运河的进展依然十分缓慢,从1848年12月31日起到目前为止仅仅完成了总工程量的十分之一。
虽说弗兰茨对苏伊士运河进行了魔改,这一次苏伊士运河公司不但资金充沛,更是有几乎用之不竭的人力和物力。
按照奥地利帝国工程部门的估算,如果不计代价地修建,最多三年就能完工。即便是按部就班地修建,五年之内也肯定能完工。
现在的进度显然不正常,哪怕是历史上的苏伊士运河也只修建了十年。
没错!这次又是英国人在捣鬼,弗兰茨之前还很奇怪,精通商业运作的英国人是怎么被默罕默德·阿里这个小贩骗得团团转的。
(默罕默德·阿里早期在阿尔巴尼亚做过行脚商人。)
原来英国人不是被骗得团团转,而是他们想自转。
现在埃及人被弗兰茨踢出场,英国人索性不装了。作为最大股东他们疯狂否决提案,一年时间改了一百多次设计图。
对埃及劳工也是挑挑拣拣,高的不要、胖的不要,矮的不要,瘦的不要。只要身高5英尺7英寸,体重130磅的标准身材。
弗兰茨本来还想趁着修建苏伊士运河赚上一笔,结果英国人对各种工具的标准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本来也没什么,奥地利帝国工业在标准化方面甚至还更有优势。但问题是英国人提出的采购价格低到奥地利帝国的工厂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弗兰茨在这种事情上是不可能赔本赚吆喝的,世界任何一家厂商也不可能接受。
但没人接单,英国人又没法和其他股东交代,所以英国人只能自己建了一家工厂专门亏本生产这些工具。
这样的工厂产量自不必提,工程所收到的工具自然是少的可怜。不过英国人对于埃及劳工的待遇倒是没有减少,除了工资依旧少得可怜,各种食物、服装倒是很舍得花钱。
然而这一次英国人可没法独享,毕竟奥地利帝国的粮食和服装完全可以跟上英国人的价格。
英国政府之所以对食物和服装的采购毫不吝啬也是希望这样可以补贴到本国企业来度过经济危机,如果再把价格压得太低,那可不只是赔钱那么简单了。
难道列强们成立的运河监察委员会是摆设吗?
答案,还真是。
英国人作为苏伊士运河公司最大的股东就是可以这么为所欲为,同时也是之前英国可以拉上法国、西班牙,以及三国的民间资本,其总股份刚好超过了50%。
当时法国和西班牙都是出于某些考虑才会支持英国人胡作非为,英国政府觉得开通苏伊士运河之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必然下降。
因为与远东之间的贸易有着巨大的潜力,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虽说此时与美洲的贸易让英国人赚的盆满钵满,但与印度和远东的贸易额也在不断攀升。
谁也说不好哪一天远东就会取代北美...
奥地利、西班牙、那不勒斯的度崛起也让英国人感到不安。不过真正让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