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戡难定功沈庆之(4/4)
时,兖州刺史沈僧明遣军助战。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也相继率部赶至,将广陵城重重包围。
刘诞见朝廷大军云集,果然率步骑数百人弃城北逃。
但部众刚刚行出十余里便不愿再走,沈庆之部将武念也率部追至。
刘诞只得退回广陵,继续坚守城池。
刘骏为了尽快平叛,又将右卫将军垣护之、左军将军崔道固、屯骑校尉庞番虬、虎贲中郎将殷孝祖由宋魏前线调至广陵,皆受沈庆之节度。
沈庆之随即进逼广陵,驻于洛桥西,但因正逢大雨而未能攻城。
刘诞仍想拉拢沈庆之,遣人送粮草给他。
沈庆之拒而不收,全部焚毁。
刘诞又从城上投下函表,让沈庆之转呈刘骏。
沈庆之仍不接受,并重申自己奉诏讨贼的决心。
沈庆之在城外填平沟壑,整修攻道,备好行楼等攻城器具,随时准备对广陵城发起进攻。
他还在西南方的桑里修筑三座烽火台,并与刘骏约定,一旦破城便举烽火传讯。
但当时正逢雨季,每日阴雨不断,沈庆之始终未能组织起攻势。
刘骏见战事毫无进展,指使御史中丞庾徽之奏免沈庆之官职,一面又下诏表示不予追究,以此激发沈庆之的斗志。
沈庆之直到当年七月方才组织起攻势,率诸军攻破了广陵城,将刘诞杀死,传首于建康。
当时,刘骏欲尽屠尽城中百姓,因沈庆之力谏,改为五尺以下全之,女口为军赏,男丁杀为京观。
不久,刘骏进拜沈庆之为司空,因其力辞,又依照西晋密陵侯郑袤的旧例,允许他朝会位次司空,门施行马,以示尊崇。
大明四年,西阳五水蛮再次叛乱。
刘骏又将平叛重任交给沈庆之,让他以郡公的身份统领诸军。
沈庆之经过一年多的攻战,将叛乱悉数平定,俘获蛮民数万人。
464年,孝武帝驾崩,命沈庆之与柳元景等担任顾命大臣,并留遗言。
太子刘子业继位后,赐沈庆之几案、手杖、三望车,他都推辞不肯接受。
柳元景等人因刘子业继残暴昏庸,密谋废黜刘子业,改立刘义恭为帝,并将此事告诉沈庆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