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思路客小说网

思路客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260. 第 260 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东瓯……

底色 字色 字号

260. 第 260 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东瓯……(2/3)

会送十名东瓯孩子去关中接受最好的教育。

    因为兼职外交工作,所以由许钱为东瓯人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景象。

    秦人为什么比六国里的其他人更敢拼因为改革撕开一条通向上层的梯子。

    不管这梯子多破多烂,但至少在无望的黔首眼里,它是存在的,并且已经有人借此登上云端。

    同样的。在乌伤翁主的精心治理下,已经满足生存需求的东瓯人也想融入汉人的社会,也想像汉人的黔首般一朝飞天,让孩子脱离世代劳碌的命。

    而论宣传手段,刘瑞对古人绝对称得上降维打击。

    那些与汉人一起工作的东瓯人每天看着移民的汉人家庭砸锅卖铁地把孩子送去当地的学堂,在自家的孩子进京科举时每日都要开祠祭祀祖先先贤,祈求他们保佑孩子一朝中举,全家飞升。

    第一次科举结束后,中榜者不仅与秦人师长参加了琼林宴,更是在太仆的安排下拿着关中赐予的中举匾牌荣归故里,真正体验了把青云直上的滋味。

    “好巧不巧”的是,第一次科举里的会稽郡学子不多,但也不是全无收获,所以在他们荣归故里时也有不少东瓯人去看个热闹因为除了关中的琼林宴外,当地也会举行宴会招待这些上榜学子,将其视作优秀典范进行宣传。

    那是一个极其震撼又迷人的场景。

    东瓯人的黔首们看着和他们一样只是工匠,农民的中老年人扶起荣归故里的儿女。

    穿着新衣的上榜学子脸上还有长途跋涉的倦怠,在被父母扶起来与一脸欣慰的郡守和乌伤翁主见礼,然后回家告诉乡亲自己已经功成名就,并且将陛下所赐的牌匾挂于草屋堂上,以此证明万事不负有心人。

    当然,在这风风光光的回乡过程里,也有一些同族同乡的年轻学子从中榜的人那儿拿根对方用过的竹简,也算是从现实里的文曲星那儿沾点才气。

    “祖先保佑我的孩儿日后也能如此出息。”回去的路上,东瓯人也听到一些汉人父母碎碎念着保佑的话,然后摸过孩子的脑袋,期待他们也能成为下一任考生、进士乃至进入未央为官。

    因为会稽逐渐多了汉瓯通婚的家庭,所以在好奇与羡慕的趋势下,也有一些东瓯家庭靠着亲戚关系开始让年幼的孩子接触汉学,看看日后能不能像他们见到的会稽进士般带着全家一飞冲天。

    不幸的是,会稽郡虽是曾经的吴国东瓯北部的合并大郡,但跟淮南系的文采风流相比不能说是差距极大,只能说是轻松被压。

    幸运的是会稽郡的真正一把手是皇帝的堂姐,被皇帝委以重任的乌伤翁主。因此在金钱的加持下,还是有迫于生计的学生受乌伤翁主之邀在会稽开课,顺势招了数量可观的东瓯学生。

    都说家长是最容易搞话聊团体的人。

    尤其是对孩子的未来非常上心的主妇们。

    在与汉人妇女聊天的同时,东瓯妇女也逐渐明白学堂与学堂,地域与地域间的文化水平那叫一个参差不齐。

    依其所言,最好的学堂自然是在关中的阳陵郡。因为那里有太学宫和定期授课的各家博士。

    别说是勋贵外戚,就连各地的藩王也都争先恐后地去抢阳陵县的学区房,企图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这话说得东瓯家长们那叫一个急啊

    他们孩子本就比汉人孩子落后一截。

    要是加上地域落差与学堂落差

    因此在程不识拿关中的学堂名额诱惑这些东瓯人放下仇恨时,他们真的可耻地心动了。

    往好的地方想,仇也报了,钱也拿了,甚至小孩也借机得了个飞升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 再见男团,我改行魔术大师 农门好日子:小福妞,发发发 万人迷拿了炮灰剧本后[快穿] 反派师兄不想入魔[穿书] 鬼君倾城:帝尊,别乱来 老婆是顶级Alpha,我该怎么办 侧妃乖软妩媚,一手茶艺上位 时轮,命轮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