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第 244 章 考生疯了,小霍何时能(1/2)
因为少时的经历, 刘启对张释之的态度绝对称不上好,但是就人品而言,张释之绝对称得上是个圣人, 而且还是无可挑剔的那种。庶人刘濞叛变,导致时任淮南国丞相的张释之被叛军杀死。对于这种无可争议的忠臣, 刘启也给予肯定地追封其为成德忠侯,这
追封为忠侯,荫其子为成德侯并赐封六百邑倒是其次。
更令人艳羡的是新君刘瑞对张释之的加赏进谥号为“文忠”, 配享汉文帝之庙。
众所周知, 刘瑞搞出配享太庙的操作后勋贵们的搞事频率直线下降,所有人都卯足了劲地让皇帝记得他们的好, 从而争个光宗耀祖的机会。
毕竟是进老刘家的宗庙, 所以想进去得反复讨论, 反复投票, 并且需要皇帝这个当家人与长乐宫的太后一致点头才能放行。
考虑到虎父犬子的可能与先王的名誉,能进宗庙的也不意味着
这也是荣光悬
“蒙天子圣恩,今设科举以选人才, 望诸位不负师门, 登高及第。”张挚是个面相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岁的中年人,上来就是十分官方的一套,而且和大部分的法家一样,喜欢把丑话说
“另外, 协助者罪加一等,增徒刑两年。”
“以此牟利且过百金者为隶臣妾。”
“组织作弊者最高可判处斩首。”
或许是法家独有的冷酷语调容易让人不寒而栗,总之
“成德侯,可以开始了吧”少府监汲卫轻声问道“可要验封”
“善。”张挚闻言点了点头。
卫兵立刻抬来一个布满封条的箱子。
张挚
“诸位拥有一个时辰的答题时间门,期间门若有身体不适或出恭需求的可伸手示意。蒙天子恩典,
至于这种一棒子打死的行为会不会让考生感到压力十足只能说想当官的要是连这种压力都没法抵抗,那也别做致君尧舜的传统美梦啦直接回去另谋出路吧
拿到试卷的公孙弘扫了眼上面的题目,心情居然十分奇妙地平静下来。
中国人
作为把五经嚼了千百年的神奇民族,即便没有皇帝
公孙弘
天子一向思维跳脱,所以
果不其然,做完第一二题时还游刃有余的考生
刘瑞也不是魔鬼,设计试卷时当然会给送分题,但是因为此次笔试也就三十题,送个两题让考生不至于交白卷就成,剩下的自然越偏越好,越难越好。毕竟此次选的都是地方官与小吏,肯定不要只会书的呆子或拼爹进场的傻子。所以和第一次科举一样也有十道小众博士出的专业题,其中包含了农务常识,防疫问题,基础天文与经济分析等。
小众题后又出了几道为官为吏的应变题如“大灾之年的应对措施”,“如何增加当地人口”、“举孝廉的相关流程“等。
而除这些比较新颖的题目外,论述题与数学题也令人陷于欲仙欲死的境遇。
就和现代的高考作文一样,论述题得赌你能不能遇上一个思想相近的改卷者,而数学
这可是屡试不爽的拉分大科。
计然家和阴阳家,墨家根据九章算术出了五道难度递增的考题。
从最见到的加减乘除到小学的鸡兔同笼,初中的勾股定理与圆面计算等。看得一些死书,死书的学生那是冷汗直流。即便是如公孙弘般的名门弟子也难以动笔,
至于那最后两题
参与科举的几万考生里能答出最后两题的恐怕不到一掌之数。
临近卷时,答无可答的公孙弘那叫一个忐忑不安。盖因他的试卷上能拿满分的答案寥寥无几,别说是争个上游,估计能凑个及格也还需要圣人保佑。
你别说,这一念头刚刚冒出就让心情低落的公孙弘打了个寒颤,随即默念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
若是孔夫子地下有知,也会因有他这样的后辈而感到羞愧。
除去已经怀疑人生的公孙弘,他的两个好友也是做完题后沉思自己到底写了什么垃圾。
倪宽倒好。因为他偏科的项目就是数学,加上拜入邹兕名下后也突击补习了小派知识,所以
至于贾嘉
贾谊的孙子,和他大父一样才华横溢却不能做官。
正如韩非子让秦始皇感到可惜,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