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第 240 章 你造的是学院还是抵御(1/2)
“不知不觉中阿父先帝已去近一年了。”为着这次规模庞大的科举顺利进行, 刘瑞特意前往阳陵,突击检查科举的准备情况与太学宫的建造进度,然后为着礼仪, 刘瑞没有抚摸雕像, 而是背手感叹道“如今一算, 竟已过了好几年了。”
“谁说不是呢”李三也被勾起愁绪, 长吁一声“长安市令与廷尉监来到陛下身边时脸上还有一团未退的稚气,如今也是沉稳可靠,替陛下排忧解难的能臣啦”
“还有司隶校尉。”提起已经七十好几的赵非乐, 李三也是难以置信的紧。
所谓大器晚成也不过如此。
奈何赵非乐的性子真不适合为官做宰, 而他本人更是已经七十好几, 这
李三不提,刘瑞也会提到墨家的这处困境“司隶校尉也老了。”
因为与农家医家的关系不错,加上墨家工作量大, 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不良嗜好, 所以
刘瑞还算体量赵非乐, 给他安排了司隶校尉这个与其说是军职, 不如说是检察官的特殊武职。
掌徒隶而巡察,役国中之辱事。
这个起于皇权集中,
法家是把好刀, 但也很识时务为俊杰。尤其是
更别提
学派统一加上祖辈都是跟着高祖打天下的人。
让这群人管刑法
刘瑞怕是脑子被驴踢了。
“要是赵公的儿子脾气不臭,这司隶校尉一职也该由他担任。”想起这司隶校尉的归属问题,刘瑞也是无比头疼“真不知道赵公和赵女史那样好脾气的人,怎么有个和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儿子兄长”
平心而论,赵石子能力不错,品行更好,
如果不是墨家没人,刘瑞也不想吐槽准备开门授课的赵石子。
为此,墨家也是紧急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大会,反复投了好几次票都没能给个合适人选,气得刘瑞直接下了最后通牒“科举结束前要是还没结论,朕就委任别家子弟为司隶校尉。”
墨家的老毛病为了极致的公平而搞会议投票,无论是巨子还是新加入的墨者都仅有一票。
而这还是不断改革的后果。
改革以前,墨者不仅要遵循国法,还要守墨律。
昔墨家巨子的儿子犯法,国君特赦,但巨子还是按墨律处死儿子。
这令外界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令那个特赦犯人的国君十分不爽你这是打脸呢还是打脸还是打脸呢
我前脚赦免你儿子,你后脚处死你儿子。
拜托,你这让我很难堪欸
为此,墨家
所以看墨家待遇,现
愁绪被烦恼顶替的刘瑞慢悠悠地晃进还
“那是什么玩意”
“谁能告诉朕那个六层高是什么玩意箭楼吗”
“墨家呢”
“朕是让你们造学院,不是让你们造抵御匈奴的堡垒。”
“还有那个草屋是怎么回事谁特么会
“嗯儒家和法家的还算正常。”
“小说家的怎么建的和农家一样”
“还有医家”
考虑到诸子百家的关系不能说是相亲相爱,但也称得上差一点弄死对方。
因为有刘瑞这个中央集权的皇帝压
各家你看我打不打死那个鳖孙。
所以
为此,那段时间里的监狱非常热闹,进去就是各地方言的骂战,哪怕狱卒罚了几个典型也无济于事。毕竟都是书人,而且还有当代大家的弟子或朝廷命官的师弟,他们这群打工人也没必要为了几百石的薪水折腾自己,断了性命。
结果这事越闹越大后,刘启还把刘瑞叫过去骂了一顿,让他赶紧拾残局,别让天下看笑话。
好嘛挨了臭骂的刘瑞捏着鼻子把监狱里的学生们都捞出来后也没有失礼,而是召集各家商量个解决法子。
对于刘瑞,不管出于君臣之仪还是其对百家复兴的贡献,各派都是心存敬意并十分感激的,尤其是
一肚子气的刘瑞烦得不行道“既然你们都各不服各的,那就按孤的意思办。朝廷既建太学宫,必得
图穷匕见的刘瑞义正言辞道“不然你们打下去也扰乱民生,更是让孤难以向阿父交差。”
说完,他便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诸位,试探道“各家都没意见吧没意见的话就这么办咯”
“还没反应过来的诸子百家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