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第 229 章 茶肆的二楼是个遥不可(1/2)
说书这种比较古老的娱乐方式起源于宋代, 其本质就是一群人听一个人夸天。真要对此做个追根朔源,估计和煎饼果子一同火起来的二人转也不过是听两人夸天。对于忙于一家生计的古人而言,能去茶肆喝上一杯就已算是中产消费。更别提信乡长公主的茶肆开
“那位是少府监汲卫, 先帝做太子时的舍人,其子也是当今陛下的肱骨之臣, 还曾创下一门两及第的美谈”
“戏台左边的第一桌是当代大儒韩公韩婴的孙子韩商, 以及韩公的首席弟子贲生与赵生。”
“还有二楼靠楼梯口的那桌也是不得了的人。”
“坐着少府令石公的族人。”
宾客盈门的茶肆里,已经获得笔试资格的公孙弘相当拘谨地坐
终于能进公主茶肆的关中学子冲着二楼某处挤眉弄眼了番。只见那里坐着一位容色冷峻的年轻人, 以及他那眉飞色舞的同伴“长安市令张汤与宋子侯许九。”
不知为何,关中学子的声音里带了丝显而易见的嫉妒“长安市令不过是初次科举里的第四名, 但却自此青云直上, 不仅娶了宋子侯之妹,并且还
“长安八里”公孙弘的脸上满是惊讶“竟被追捧至此“
众所周知,长安八里上没有一户是普通人家。
另外,能
因为东九市与建造中的西四市碍着北宫与建造中的桂宫, 地段胜于长安八里,所以非三代清白的长安市良家子不可盘下。当然, 若是烈士的父母与遗孀, 或是向少府献过良种利器的外地人也可申请东九市与西四市的摊位。
公孙弘的家境不错,但
然而有名师教导并不能让公孙弘的内心好受多少,因为与他同龄的贾谊不到三十岁便以过秦论闻名于天下,而与贾谊同期为官的晁错更是官至三公,出任有“副丞相”之称的御史大夫。
反观已经五十好几的公孙弘。
他的后母去世前都心心念念继子的未来。
如今得了天子恩典,赶到关中参与科举,公孙弘的心里除了苦甘来的酸涩便是深深的自卑。
天下英才何其之多,而大器晚成者不过寥寥数人。正如好刀难避锋芒,英杰难掩才气。
论年纪,不到三十的张汤能做公孙弘的儿子,但论现有的成绩与为官的经验,他却是公孙弘的前辈。
同桌的儒生没有看出公孙弘的落寞,而是
儒家最骄傲的莫过于
为此,无论是“鲁诗派”的申公还是公羊派的胡毋生都门庭若市,每日有彻侯和富户带着成箱的铜钱请求让子侄拜入二者门下。
就像清代的绍兴师爷遍布大江南北,人民的名义里也有秘书帮和汉大帮之别。
只是这同门之谊是否演变成现代的学阀与明代的朋党,还需进行一番调控。
不过就现
与其让勋贵垄断上升渠道,重复周礼的阶级固化,倒不如借学派之手打破现状,培养一批真正的寒门学子。
“文公可是陛下钦点的未来丞相。”与公孙弘同桌的儒生荣辱与共道“查抄绛侯与汝坟侯后,陛下便把绛侯子侄
“那可是尚冠里的宅子欸”
西汉的尚冠里与戚里至于现代就是曼哈顿的上东区,北京的万柳书院的加强版。
汤臣一品搁这儿都不算什么。
要知道,长安八里的地价都炒到四十万钱一户。更别提权贵林立,扔块砖头都能砸死关内侯的尚冠里。
绛侯周亚夫可是官至丞相,其父平定诸吕之乱的老牌贵族,自然
他家
刘瑞赐给文党的尚冠里宅邸虽然比不上周家老宅,但是距离未央宫仅有三分之一个时辰的车程。这份恩宠搁
邓通不谈。
邓通那是文帝赏了两座铜矿,所以比袁盎和薄戎奴的待遇也不差什么。
公孙弘闻言,自是羡慕不已“若及文公三成,吾便能此生无憾。”
末了,他便看向二楼的一处特殊位子。
不同于一楼全是堂位,二楼虽有雅间供人谈天说地,但也不乏靠着栏杆惬意听书的清闲位。而
公孙弘的位子不太好,但也能见那处包间以香木和薄纱作为遮挡,即便不见内部构造如何,但是瞧着众人有意避开此处,便可猜得能进此处的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