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第 210 章 刘启去世后的众人反应(1/2)
刘启的去世所造成的震撼不及已故的高祖, 高后,文帝,乃至尤其是些上了年纪的上林苑老农。他们受过刘启阿父的恩惠, 然后看着刘启从暴躁的太子成长为一代贤君, 所以带着“自家人”的滤镜唏嘘道“天不作美啊。”
高祖以亭长之身起家,打了十几年的仗也活了六十有二。文帝不受先帝宠爱,但也是
而刘启更惨,四十四岁就去世了,还不如幼时顶着皇子名头, 但却过得紧巴巴的文帝。
也正因此,荣升为太皇太后的窦太后
“他才四十出头啊老天为何如此残忍, 让孤儿时丧父,中年丧夫,晚来丧子”太皇太后捶着胸口后悔不已,搞得原本没那么悲痛的馆陶大长公主都不由自主地想起幼时姐弟相依的场景。
那时文帝还没册立他们的阿母为后,而刘启又是庶长子, 身份敏感,所以先帝不好优待于他。
而馆陶大长公主就没那么多限制了。
她是文帝的第一个女儿,长得讨喜又不会引得吕氏妒忌, 所以文帝打着疼女儿的借口给窦氏母子不少好处。也正因此,刘启对这馆陶长公主无比包容,一直记得对方曾
“阿启真是太过分了。”馆陶大长公主一边为太皇太后拭泪,一面哭道“他怎么能扔下我们自己去了。”
亲弟弟与亲侄子终究是不同的。
刘瑞虽然照例安排奉常的人给薄姬,太皇太后,薄太后与馆陶大长公主进行加封,但是跟刘启登基时的大张旗鼓相比,刘瑞显得很没诚意,甚至没像已成先帝的刘启那样赏田赏地,给长辈们做足面子。
心情平复的太皇太后点了点头,十分赞同女儿的话“谁说不是呢”
虽然知道馆陶大长公主的难过点与她不同,可是除了这个女儿,她没有别人可以诉说伤痛。
刘启生前并不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是当他真的离开了,太皇太后才想起刘启的好,想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至于刘启而言绝对称得上令人头疼。
无论是对梁王的无条件偏爱还是想让皇帝施恩于窦家的事,至于刘启而言都是踩
“皇帝呢他还
“谁说不是呢”太皇太后对刘瑞只是不熟的尴尬,而馆陶大长公主对之子则是彻彻底底的恐惧。
是的,你没看错,是恐惧。
毕竟她曾干了什么可是去年的事啊之后虽然“放血”获得刘瑞原谅,但是里头有没有刘启的隐晦暗示,有没有刘瑞的不得已而为之。馆陶大长公主心里有数,刘瑞的心里也有数。
和太皇太后突如其来的恐惧一样,刘启活着时,馆陶大长公主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刘启死后
越想越惊悚的馆陶大长公主欲哭无泪道“他怎么就这么快地去了。”好歹再熬几年,至少让太子淡忘他们间的龌龊的啊
而跟长寿殿里的母女痛哭相比,长信殿里足以称得上静悄悄。
薄姬的状况之糟与刘启只
“太上太皇太后的状态如何”薄太后看过薄姬后召来宫里的老黄门小声问道“还是一日里有大半日都昏睡不醒吗”
“嗯”相较于先帝的宫婢,薄姬的宫婢里最年轻的也四十好几,搁
“是吗”薄太后的脸上满是担忧“孤可怎么开口啊”
如果说太皇太后是惨,那太上太皇太后是惨上加惨因为她
如果不是刘瑞正
“是皇后吗”薄姬虽然正
“这”薄太后求助似地看向一旁的老黄门,后者也是突然来了惊世之语“太上太皇太后,您现
薄姬露出困惑的表情,但也
平日里的老黄门肯定会说“您这事儿哪儿的话”,然后说些讨喜的俏皮话。可是先帝刚刚去世,他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拜道“还请太上太皇太后节哀。”
“节哀”薄姬笑着泪流满面“孤都已经哀不出来了,还能节谁的哀。”
薄太后没有回话,只是陪
已经有了皇帝之名的刘瑞
刘瑞此行无疑得到宫内外的赞扬。
对于幼时已经有过强撑的操作的刘瑞而言,这样不仅能为自己争个孝顺的头衔,更是能借灵堂净地避开那些烦人的“蚊子”。
“先帝一去,这宫里宫外除了先帝的家眷与近臣,竟无几人感到悲伤。”荣升夫人的卫穆儿给刘瑞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