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薛家父亲127 林黛玉的婚事(2/4)
廷还给赏赐了一个乡君的位份呢,这就胜过了许多官家姑娘了。因此,陆续就有人向林家委婉提出了结亲的意向,和林家不熟悉的,则会托方氏去说合。宋女官和方氏在这些人选中仔细挑选,选出了合适的人家。
京城赵家,家主赵老爷是鸿胪寺少卿,位居正四品,膝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已经出嫁,长子也已娶亲,如今妻子马氏着急着为次子赵洛白寻门合适的亲事。
赵洛白二十出头,已经中了秀才,但上科乡试,却是落了第。马氏想着,自己这个儿子生性淡泊,并不喜枯燥无益的经义文章,对仕途也不很热衷,爱好自然山水,在诗画上颇有兴趣,下一科乡试也未必能中。他的年纪也不小了,那婚事也该先操办起来。如果这科能中举,那就是锦上添花,不能,也算了结了一桩人生大事
赵少卿和马氏心中其实对赵洛白这次乡试,也没有报很大希望,他们还是挺看得开的,好歹要继承家业的长子已经做了举人,次子没有那么大的责任,就让他少受些束缚也好,不必要逼得太紧。多考几次,总能有收获的吧
不过,当真谈论起婚事时,马氏就犯难了,一言蔽之,那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她当然不肯委屈了儿子,想挑选一个好的姑娘,但鸿胪寺主外宾之事,不是那种有实权的重要衙门,这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冰敬、炭敬等合法的外财收入,赵家的家资不算很饶富。准备长子的婚事和两个女儿的嫁妆,他们已经觉着挺吃力的了,想给二儿媳下厚聘,把婚事操办得极风光体面,怕也有心无力。
再往深处一想,日后赵家总要分家的,洛白是次子,能分到的财产不会很多,马氏总要为他打算,那妻子妆奁丰厚与否,就显得很重要了。至于幼子,那是庶出,马氏并不会太关心。
马氏见到林家母女之后,心中就活动了起来。林黛玉的情形正是极契合儿子的啊出身清贵,家中人口简单,嫁妆丰厚,人才也出色,看着就是喜欢读书的人,这和洛白不是志趣相投了么
但马氏担心的是,林家能不能看中自家林如海生前那可是探花郎,巡盐御史的地位可是鸿胪寺少卿望尘莫及的,如果林如海还活着,马氏是断然不敢肖想这门婚事的
只是,如今那是不是也可以去试一试呢
马氏与林家不熟悉,她便先找到方氏探探口风。方氏知道马氏是个宽厚随和的人,赵家门风也清正,这户人家还不错。马氏还表示,赵家的规矩,除长子外的儿子成婚后,都会允许他们分出去住,远香近臭,婆媳妯娌之间,大家以礼相待,才能相处长久融洽。横竖都是在京城中,隔一段日子上门来请安问候一下便好,她可不会硬把儿子媳妇拘在身边晨昏定省,自寻烦恼的
这敢情好啊方氏心中一喜,自己过日子那是何等自在舒心,这对林黛玉是极适合的,她不喜也不习惯关系复杂的大家族生活的。
想自己当年,多亏了丈夫有主见,坚持很早就分了出来,还撑起了薛家的门第,因此她在薛家,是没受过什么委屈的。但就算这样,也好几次被王秀云气得心头暴躁得紧,若是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的,还不知会起了多少龌龊呢
她自忖自己可比林黛玉的性情旷达泼扎得多,她尚且觉着不舒服,实难想象,若是林黛玉遇上不省心的妯娌叔伯,那日子会如何难熬呢
至于马氏隐晦暗示自家的家资算不得多饶富,当然聘礼会尽力而为,不会委屈了未来儿媳的。只是,次子分家的时候,赵家只能按照规矩来办事了。
对于这一点,方氏觉着这不是大问题。林家和林黛玉并不讲究浮华虚荣,黛玉的嫁妆不薄,赵家也不算穷,小家人口不多,也没那么多花费,顶多过得没那么富贵罢了。
方氏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