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 晋江文学城 家有影帝(7/10)
的评审团上台,在bfi伦敦电影节字样的大荧幕前站成一排,逐个聊一聊本届优秀入围影片的特点,然后揭晓获奖作品。本届共有167部电影入围,最终10部影片提名,评审团将从其中评选出各大奖项,授予电影协会颁发的证书。
而除证书之外,电影节还会颁发给最高奖项“最佳影片”特别奖励由官方斥资制作的影片35毫米胶片纪念版。
如今已经很少有电影拥有胶片版本,这个是真正具有情怀和纪念意义的最高奖励。
另外,最受关注的个人奖项,就是bfi荣誉会员奖,在场任何一位主创成员都有获奖可能,不分专业,不分男女,一视同仁,这是电影协会对一位电影人的至高肯定。
没有幽默段子,也没有搞笑主持,活动进行四平八稳,波澜不惊。
与其说是一个盛典,不如说是开一场大会比柏林电影节还像研讨会。
学霸们凑在一起搞活动能有什么意思呢
作品也都是百里挑一、获过奖的佼佼者,当然也没有太大爆点,谈不上“冷门”或“黑马”,后排的媒体们都淡定地拍着照。
台上长篇大论讨论电影,外行人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会打瞌睡。
但场馆里的专业同行们似乎更喜欢这种推心置腹的谈话,编剧聊一聊创作时的灵感,导演分享着拍摄遇到的坎坷和趣事。
容修还不至于打盹,即使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也好像落下了病根不知从何时开始,只要和顾劲臣一起参加电影节,他就会紧张得手心出汗。
获奖者们的感言说得极快,许多语句没回过味就略过,没听懂也不要紧,容修专心致志地望着舞台上,一分一秒地熬着时间。
掌心里沁湿,收垂在腿侧,捻紧着小骰子,不久便被另一只手勾缠。
两人望着台上,手指于暗处做着安抚又亲密的勾当。
与各大电影节的常规奖项不同,伦敦电影节拥有属于自己的奖项,并且每一个奖项都拥有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每一位电影人心目之中地位超然。
获得“萨瑟兰奖”的是一部关于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由一位比利时导演执导。
比利时导演从席位起身时,全场掌声雷动,顾劲臣、李里与众人一样大声鼓掌,为这位新人导演送上最热烈的祝贺。
起初,容修不明所以,旧隐形眼镜度数不够,他看不清舞台,直到翻阅腿上的场刊,看见上面的导演介绍,容修才顿悟,鼓掌的力道也不由加重。
照片上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不论谁看都会觉得,这人是一位有资历的老导演。
但是,他获得的“萨瑟兰奖”是颁发给处女作的。
这位半路出家的老导演,大半生的工作都与电影无关,从水电工到卡车司机,终于在即将六十岁这一年,完成了年轻时梦想,亲自拍摄了一部电影。
登台之后,拿到麦克风,比利时导演面露羞涩,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他忐忑地说“嗯,他们说成名即巅峰,我真心希望这不是预示我的退休时刻已经到来的信号,我才刚刚起步,我爱电影。”
全场一片欢笑,更热烈的掌声送了上去。
一个小高潮过后,现场气氛很快又安静下来。
随后是“萨瑟兰奖”的评审团大奖,说白了就是第二名。
接下来是为专业部门准备的奖项,比如沉浸式艺术和xr奖,颁发给了一部惊悚电影。
容修有样学样,又翻阅了一下场刊,看到了这部电影小尸体海报,然后合拢了杂志再也没看过。
专业奖项不多,